首页>聚焦 > 正文

2023年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出炉!

2023-08-03 15:02:39来源:洞见新金融深度

本报记者 杨洁


(相关资料图)

2023年8月份,中国银行业协会推出本年度“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以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依据排序,并对前100家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盈利能力、运营效率和资产质量等进行综合展示。2023年榜单以2022年银行年报数据为基础,覆盖所有类型商业银行。特别是,首次将外资法人银行纳入排名,以更加完整地反映银行业市场结构。

具体来看,2023年中国银行业100强在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占有重要地位。100强银行2022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合计19.89万亿元,同比增长8.53%,占中国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的94.83%;总资产合计287.53万亿元,同比增长11.22%,占中国商业银行总资产的89.91%;2022年实现净利润合计2.27万亿元,同比增长7.34%,占中国商业银行净利润的98.62%。

分机构类型看,100强银行包括6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58家城市商业银行、15家农村商业银行、2家民营银行和7家外资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占比分别为58.10%、23.17%、13.79%、3.67%、0.27%和1.00%。

2023年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展现了商业银行在复杂环境下的发展韧性。2022年,在全球主要央行大幅加息等影响之下,中国银行业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100强银行2022年的资产、资本和盈利稳健增长,成本收入比平均值为35.12%,同比上升1.10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平均值为1.47%,同比上升0.02个百分点。

大型商业银行核心资本持续增长,稳定处于全球前列。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在我国乃至全球银行业保持领先地位。六大银行在2023年100强排行榜中居于前7位,2022年核心一级资本合计11.55万亿元,同比增长8.32%,占100强银行的58.10%;总资产合计164.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82%,占100强银行的57.08%;实现净利润1.36万亿元,同比增长5.34%,占100强银行的59.78%;成本收入比平均值为33.70%,同比上升0.69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平均值为1.27%,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

中小型银行与外资法人银行亮点纷呈,经营发展各具特色。2022年,实体经济增长放缓和金融市场波动给银行经营带来压力,在一揽子稳增长和逆周期政策的推动下,银行业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在2023年100强榜上,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银行、外资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分别同比增长8.65%、9.64%、6.26%、29.40%和6.37%,总资产分别增长7.09%、13.12%、9.22%、5.83%和1.84%,净利润分别增长8.41%、13.97%、7.42%、38.98%和21.58%。

2023年,全球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向好,银行业总体上处于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要以强化资本管理为基础,优化资产负债管理,完善内控治理机制,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主动应对外部冲击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应持续优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的管控,夯实资本积累能力。

二是积极适应利率下行环境。我国银行体系利率中枢总体下行,贷款与存款定价下降不完全匹配,可能影响净息差水平、盈利能力和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商业银行需综合运用各种渠道补充资本,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除资本留存外,可通过定增、转债、配股等方式补充核心一级资本;通过各类资本工具发行补充其他资本;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工具发行有望试点,将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开启资本补充新渠道。

三是持续提升资本管理水平。《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已于今年2月份发布,根据征求意见稿,新办法将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新办法对银行体系资本计量做出了系统性重塑,商业银行需要顺应政策引导,细化数据治理,夯实经营基础,优化资产摆布,加大对财富管理、消费金融、中小企业融资等轻资本业务的发展力度,努力走出资本节约型发展的新路。

四是坚持做实资产质量分类。2023年2月份《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发布,旨在进一步促进银行体系准确、真实识别信用风险。展望未来,经济企稳有助于修复微观主体的资产负债表,缓释银行体系资产质量风险。

来源:证券日报

标签: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