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聚焦 > 正文

天天日报丨金啤坊推出本土双展“异元解构”

2023-05-22 12:05:56来源:读创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梁瑛

刚刚落幕的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把深圳第一个啤酒厂艺术街区带到了大众视线之中。2023年5月20日,作为双年展之后的首个展览,“异元解构——陈海&禹飞当代艺术双个展”在天河城金啤坊开幕,展览邀请陈海、禹飞两位本土当代艺术家,在这块充满历史的土地上,开启一段新的深圳记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次展览由粤海集团主办、天河城金啤坊协办,冯小瑞策展,戴耘担任学术主持。

△开幕式嘉宾合影

尽管夏日炎炎,当天的展览开幕式仍然选择露天举行,身后就是啤酒厂十几米高的啤酒罐体,把艺术家和观众瞬间带入一段集体回忆中。五毛钱一扎的啤酒、深夜里的烤串,开幕式上,嘉宾纷纷回忆起自己与金威啤酒的一段难忘往事。1990年,位于罗湖区的深圳啤酒厂(金威一厂)建成投产,这也就是如今金啤坊艺术街区的前身。“来深圳,喝金威”,从前,不少外地人来深,少不了受到这样的款待。如今,这一段人间烟火也成为老罗湖的记忆底色。当年的啤酒打卡地变身为今天的艺术街区,策展人冯小瑞说:“这个地方留下了我们这代深圳人的童年记忆,所以双年展之后的第一个展览,我们邀请了两位本土艺术家,他们一个是70后,一个是80后,他们和这片土地一起,见证了深圳的蜕变与成长,特别匹配这个充满记忆的场地。”

虚拟、几何、解构是这次双个展的主基调,走进展厅,屏幕上放映的数字作品、展墙上悬挂的架上装置,带领观众进入未来艺术世界。两位艺术家对艺术认识理解相似,但又各有千秋。

△展览现场

陈海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工作生活于深圳,近年活跃于国内和国际的当代艺术展事。现阶段作品以架上和综合材料装置性绘画为主,其风格取向偏重于几何平面抽象。他的画面装置作品,是一次试图探讨当代视觉文化与当代艺术表达的融合、对立与统一的思辨关系。他此次带来了《矩》和《变奏》两个系列作品。画面由直线与方块构成,《矩》偏重于静态结构,突出画框的线条,代表着艺术家对规则与突破的思考。而《变奏》系列受到现代建筑的启发,引入了光和结构。使得固定的结构有了律动感,艺术家想在平面几何里面,去表现节奏,律动,光影。在《矩》的基础上,《变奏》画面增加了变化和迷幻的色彩。陈海告诉记者,这些作品看似简单,实际上创作难度很高,是一条一条手工画上去的,完成一幅大型作品,有时候要耗时半年。“这三年的闭关创作,我的内心特别沉静,给了我机会去思考很多形而上的东西。”陈海说。 与陈海的纯手工创作相映成趣的是,禹飞的作品是纯电脑创作,科学与艺术的碰撞,带给观众强烈的未来感。

禹飞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作品主要形式包括数字雕塑、虚拟影像、装置艺术。他的雕塑、数字影像作品就是他自身经历的慢慢提练过程,从理工科跨界到艺术,从制造企业,到国家造币厂,再到高校,用闲暇时间进行艺术创作,他的生活和艺术经历了多次洗礼与淬炼,把科技、艺术、观念充分结合,并应用当代很多的表现手法,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把数字技术、3D打印技术、VR技术、计算机生成艺术互相糅合,他穿梭在技术、艺术、当代艺术思想之中,创作了大量的雕塑与影像作品。

禹飞通过计算机解构兵马俑、维纳斯等东西方经典形象,并用3D打印的方式表现出来,让观众直观地看到数字形态下的经典形象,让经典形象有了全新的观看角度,为观众带来新鲜的视觉感受。他还用电脑创造一个数字人,并给这个数字人一个方形的头颅,“大自然创造的有生命的东西都是弧线的,挚友无机生命才是直线的,未来的硅基生命可能就是方形的,所以我的数字人有一个方形的头。”禹飞解释说。行走在虚拟与现实之中,他的未来数字艺术实验与尝试,带给观众强烈的未来感。

策展人冯小瑞认为,两位艺术家虽然年代不同,但他们的艺术创作思维和观念却都有强烈的活跃性,都一致的保持着敏锐的当下性,与社会提倡的开创性不谋而合。艺术家的本土创作经历、当地历史工业文明的记忆、立体多层次的展示空间,让本次展览一开幕既成为公众热议的公共艺术话题。

△研讨会现场

开幕当天,主办方还举办了相关学术论坛,邀请沈少民、戴耘、冯小瑞、吕红荣、李耀、李琴等嘉宾,围绕“学术性艺术展览与商业营运的公共性探索”展开热烈探讨。

审读:喻方华

标签: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