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聚焦 > 正文

我在这里过大年|除夕夜,他们一晚抢救了6名重症患者

2023-01-22 19:04:32来源:大小新闻

大小新闻1月22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林媛 通讯员 栾秀玲 摄影报道)正月初一,新年启始,烟台山医院东院急诊科,抢救室和门诊病人相对平稳,但是重症监护室里依然争分夺秒。

抢救室和急诊门诊病人相对平稳

“我们7:30接班,这一上午,有外伤的、心衰的、肠梗阻的、颅骨骨折的、脚踝骨折的患者,还有电解质紊乱需要输液的患者。”抢救室内,护士们在各自电脑前忙碌,对这个特殊的日子,他们告诉记者,“今天这大过年的,真的希望大家都阖家欢乐团团圆圆,最不希望看到今天有病人来急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急诊门诊,只有内科门诊前有7-8位病人和家属在等待,骨科和外科的门诊,病人无需排队可直接进入。骨科医生荆玉龙说,上班2个多小时,只接诊了一位患者,患者从黑龙江来烟台过年,因为髋关节剧烈疼痛,坐轮椅来看病的。

今天在岗的内科医生是卢世涛,他是急诊科有名的“钢铁战士”,从12月份医院开始收治发烧肺炎患者以来,他是整个急诊科唯一一位一个多月一直坚持在岗没有请假的医生,“今天比较平稳,这一上午,只收了一位重症患者,患者70多岁,已经三天吃不下饭了,特别虚弱,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除夕夜,他们抢救了6名重症患者

与抢救室和门诊的平稳不同,急诊科的重症监护室门口则是另外一种情景:门口的走廊里站满了家属,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凝重,有的人甚至带着泪水,亲属间在互相安慰。

已经是上午10点多了,急诊重症监护室里,昨晚的夜班医生李哲还没有下班,他正在写着交班记录,和今天白班的医生张艳进行交接,回顾昨晚的除夕夜,对他和护士张烨、杨绍荣而言,绝对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

“昨天下午,一名37岁的男子,在家中滑倒,引发脑出血,急救车送到医院后,手术就做了6个多小时,术后已经23:46,直接推进了我们重症监护室。”李哲说,抢救持续了一夜,到目前为止,病人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张烨是昨晚夜班护理组的组长,见到她时,她正和小护士杨绍荣倒水泡面。桌上,还放着一块护士长刘晓玲昨晚专门给他们送去的小蛋糕,“昨晚都没时间吃哎,今天终于可以吃一口啦!”她告诉记者,急诊重症监护室现有病人12位,除了昨天这位脑外伤患者外,除夕夜的下半夜,有6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情变化,每一个抢救都是争分夺秒,“现在我们重症监护室里的病人大部分还是肺炎患者,他们的病情变化经常急转直下,所以抢救的情况随时都在发生。”

“吃了这桶面,我就要回家啦!”张烨欢天喜地地告诉记者,她要开车回蓬莱老家,爸爸妈妈还在等她过年。一旁,护士长刘晓玲不停嘱咐着她:“一宿没睡,你路上开车可千万仔细点儿!到家后跟我说一声儿!”

最想说的话是:“你们的亲人正在好转”

10:30了,张艳带着本子打开了重症监护室的大门,患者家属看到她,一瞬间呼啦啦把她团团围住。

这扇白色的大门,承载着所有家属对亲人“生”的希望,他们最期盼的,就是从张艳嘴里,听到亲人好转的消息。

“还是有希望的是不是?医生你说是不是?”记者在门口旁听时,这句话被提及的最多,几乎每位患者家属都怀着极大的期待,期待着奇迹的出现。

“不管多少钱,不管什么药,只要有用,花多少钱我倾家荡产也要把孩子救回来!”昨晚的脑外伤患者父母,已经在医院待了17个小时,他们一直守在监护室门口,不舍得也不敢离开。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患者父亲颤抖着身体,还能强撑着站立,向张艳表达自己想要救回儿子的强烈意愿,而患者母亲已经无法站立,一直靠在墙边默默流着眼泪。

已经是上午11点了,张艳和所有家属介绍完病情后重新回到了重症监护室内。她要抓紧给11床患者置入支气管镜,“患者重症肺炎,引发呼吸衰竭,痰太多,我们帮他吸出来,他还能舒服一些,睡个好觉。”

在准备工具的当口,她告诉记者,她已经在重症监护室工作10年了,已经迎来送走了太多的重症患者,“每次面对家属那期盼的眼神,我最想跟他们说,你们的亲人正在好转,一切都有希望,就是为了这句话,我们每一个人一直都在努力。”

1床患者的手已经出现了水肿,很难再找出静脉血管输液,护士长刘晓玲告诉记者,“刚才已经联系了患者家属,一会儿出去跟他沟通一下,像老人这种情况,我们准备采用中长导管技术,在B超下为他找到静脉血管打通静脉通路,这样的话,可以28天不再扎针,减轻老人一些痛苦。”

已经是11:30了,急诊科内外,依然人来人往。

新朝又一日。我们阖家团圆时,他们正争分夺秒;我们迎接新春时,他们正逆险而上;我们赶路为回家,他们奔跑为大家;我们守望着家人的相聚,他们守护着生命的希望。

致敬,新年里的白衣守护者。

责编:伟业

审校:王蕾

标签: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新闻

精彩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