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代公司回款压力大,外贸企业年关如何过
2021-02-03 16:33:57来源:第一财经
“司机回家了,没人拖车,托运部也不送了。”
浙江义乌市天鹏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楼磊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由于临近春节,他们进入了最后的收尾阶段:付款、收款、签提单,盯货柜上船。但不管是付款还是收款,都存在较大挑战。
作为外贸链条中的一环,货代公司的境遇颇具典型性。
2020年下半场,外贸行业订单激增,集装箱和舱位难求,令运输周期拉长,运费涨价数倍,也让整个外贸行业都承受着更大的资金压力。
货代公司回款压力大
上海一家国际货代公司工作人员宋晴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由于运费高企,今年的回款压力比往年都要大。
“最近几天的回款压力还会更大。过年了,船东会按时或提前托收,而客人可能要过完年才付钱”。
按照宋晴的说法,集装箱和舱位难求的现象并没有好转,反而因为海外疫情持续,再加国内春节临近司机陆续返乡而变得更加艰难。
波罗的海每日运价指数(FBX)的数据显示,1月15日,中国到北欧的现货价格达到了每TEU 7701美元,相比去年同期2095美元的价格增长了268%。市场的实际成交数据很可能高于公开指数——去印尼的货柜运费涨了六七倍,“运到北非的运费已经涨到了上万美元,每个礼拜都涨,基本要多少就给多少”。
根据楼磊的观察,临近节前,甩柜和晚开情况比较严重。为了在高价中保证货物上船,外贸企业不仅要凭实力以及平时的关系,而且还会增加隐形费用。这不仅压制了业务量,而且也吓退了不少中小微外贸企业。
有纺企抵押房产周转
“为了盘活资金,又一纺企抵押房产300万周转。”在纺织人的朋友圈里,近日的这则消息引起了业内共鸣。
这位纺织行业的贸易商坦言,他们最近账上只有100多万元人民币了,外贸货款还有几百万美元没能及时收回。而年关将至,公司需要支出的加工费很多,100多万远不足够。因此,为了能够保证公司的运转,他不得不把自己的一套房产抵押给银行,贷到了300万元以解燃眉之急。
在义乌小商品城集团副总经理危刚看来,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和人员流动的不畅,让外贸中买卖双方的不信任问题愈加凸显,“货到付款”的赊销模式成为义乌市场经营户不得不接受的常态。
危刚提出,在赊销的过程中,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尤其大,再加上大量小商品需拼箱出口而无法把控货权,还会时常出现买家拒收弃柜或恶意拖欠尾款等情况。
有订单但微利
苏州吴江伟华纺织有限公司经理李昌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赊销已成行业惯例,为了规避疫情下不确定的风险,订单正在趋向小额化,再加上纺织行业价格竞争激烈,不断压缩的利润率让销售额有所下降,回款压力反而较往年有所分散。
对李昌春来说,最担忧的还是行业于去年达到顶峰的产能过剩问题,让企业的利润几乎为零。
他表示,在过去两三年里,纺织重镇盛泽等地的环保收紧,出现了大量被淘汰的喷水织机转移到周边地区,并在此基础上扩大产能的现象。经过一定的周期调整后,这些产能在去年满负荷释放。
“去年出局的中小企业已经很多了,今年可能还会更多。”李昌春分析称,疫情是把双刃剑——如果没有疫情,订单转移到东南亚的速度会更快;因为疫情,海外订单大量回流到了中国。然而,在传统的纺织行业,这种回流并没有明显缓解产能过剩。
李昌春认为,如果全球疫情控制良好,市场需求可能会在2021年下半年短时间释放,而产能无法及时同步,就会给还在坚持的企业带来利好。因此,他们的应对是,不赚钱也坚持把机器开着、工人留着,如果能遇上结构性的短期好转,“就能赚上一点”。
布局海外仓
“出的货越多,资金周转压力自然越大。”浙江安吉万宝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薛栋告诉第一财经记者,2020年公司办公椅的出口订单暴涨了100%以上,是跨境电商加速渗透下的受益者。
为了减少高运费和集装箱难求背景下的压力,他们选择使用海外仓,并正在布局用自己的海外仓以代替第三方仓库,提高发货环节的可控性。
“原来美国从中国采购货物需要等待3个月,现在我们在美国有展厅,看中了产品,从海外仓发货一个礼拜就够了。”不过,薛栋表示,由于跨境电商需求激增,海外的尾程快递供应短缺,这让海外仓的发货变得低效和缓慢。“本来答应消费者2~3天发货,如果用的是别人的海外仓,可能20天都不能发货”。
除了布局自己的海外仓,薛栋最头疼的是人民币大幅升值。“现在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只有6.4多了,对我们的利润来说至少影响了5~6个百分点”。
虽然并没有找到直接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策略,但薛栋觉得,在做稳外贸供应链的同时,通过自建海外平台等办法让利润增加2~3个百分点,公司的资金压力会有所缓解。